技术交流
最新动态
最新入会
秦岭气候生态灾害风险新特征与应对策略
秦岭气候生态灾害风险新特征与应对策略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05-08 |
罗慧
天气气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生态系统是其重要前提。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气候生态新特征如何,如何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支撑保障作用,既要开发利用好秦岭气候资源,又要科学防范气候生态风险和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秦岭气候生态灾害风险新特征及其影响
广义的大秦岭,跨豫、陕、甘、青、川、渝、鄂,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狭义的秦岭,专指陕西省域内的秦岭中段山脉,是本文关注重点。秦岭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维持气候资源稳定的“生态园”和“气候源”。通过分析评估发现,近60年(1961年至2019年)秦岭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约为0.02℃/年,年平均气温为13.2℃,秦岭北麓升温较南麓更明显。秦岭年降水量无明显趋势性变化,从2000年起呈微弱上升趋势,降水变率约为1.5 毫米/年,降水量均值为758.1毫米。秦岭年总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4.2小时/年,日照时数年均值为1814.6小时。
气候变化促使关键敏感区水热资源等气候生态时空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气候生态安全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产生影响。例如:青山绿水掩盖下的水土流失严重,年流失量达0.84亿吨;随着气温上升和日照减少,秦岭高山地区积雪显著减少,其主峰太白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率为0.03℃,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率为1.17毫米,“太白积雪六月天”盛景已难得一见;秦岭森林覆盖率超66%,植被带迁移明显,近年来,高海拔地区冬季低温升高,秦岭高山区特有物种太白红杉不断向高山灌丛、裸岩处迁移。另外,南北麓浅山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开发、游乐场所建设等人类活动,对秦岭生态造成严重污染。
近年来,秦岭南北麓的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造成河水暴涨暴落,旱涝分布不均;径流变化波动增大,季节性河流增多;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气候生态灾害风险增大。2015年8月3日出现暴雨和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导致秦岭北麓西安段蓝田、户县等河道发生山洪,秦岭北麓宝鸡、凤翔等地降水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2014年7月中旬,秦岭南北麓出现高温伏旱,22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40℃,西安市三环内超过90%区域处于强热效应区。特殊地质结构形成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见,河床抬高和水库淤积现象常常引发秦岭山洪地质灾害。2015年6月暴雨中心位于秦岭南麓的佛坪、宁强、南郑等地,流域河水猛涨、山洪暴发和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9亿元。
相关应对策略建议
站在事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高度,把尊重气候规律、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气候环境深刻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气象在秦岭山水林田湖草湿的系统工程建设、在“中央水塔”的水资源调度、在秦岭“中国天然氧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助力绿色发展,实现趋利避害减灾、造福民生福祉。
建设秦岭山水林田湖草湿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气象在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支撑保障作用。遵循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构建跨部门、宽领域、多学科的气象保障服务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开展秦岭天气、气候变化、气候生态和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报预警技术研发,气候变化对高山积雪、河流径流及珍贵动植物环境影响评估,动态评估秦岭以及黄河流域的生态植被覆盖度、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水源地水体、城市热岛、大气环境质量等。依靠科技、立足预防,开发秦岭区域智能网格数值预报系统和产品,开展秦岭预报预警服务、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南北麓城镇交通、旅游等气象服务,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服务秦岭气候生态安全和城市乡村多维度的安全运行。
加强秦岭气候生态综合监测站网建设和应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生态文明建设。以秦岭为起点,在秦岭山地、森林、水库、南北麓城市区等主要生态敏感区域和关键区域,建成国家级气候观象台站网,建立以遥感为主、地面为辅的秦岭气候生态与科学试验立体观测站网,纵贯太白、华山等秦岭垂直立体监测断面,建设较为完整、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基础气候数据集;利用西安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产品实时共享;聚焦秦岭,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区域,布设国家级气象卫星地面站,优化调整生态气候业务布局,建成多源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集,开展沿线沙尘、雾霾、林火、积雪、旱涝、作物长势等气候生态和灾害监测及共享,提升卫星遥感面向秦岭和丝绸之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监测支撑与应用,助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好秦岭水资源安全调度与评估,组织实施“中央水塔”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秦岭水资源量达200多亿立方米,约占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的50%,是陕西省主要水源和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润泽沿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宜尽早谋划水资源安全战略,开展秦岭气候生态和云水资源变化过程、驱动因子和物理机制研究,研发秦岭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依托中国气象局“耕云计划”,加强大秦岭旱涝预报预警、水资源科学调度和安全评估、跨省区云水资源人工增雨(雪)联合作业。根据水源保护需求、秦岭高山积雪融化变化、南北麓城镇居民供水需求,因地制宜适时开展作业,为涵养好、保护好、利用好秦岭“中央水塔”水源提供保障。
趋利避害开发好秦岭“中国天然氧吧”特色气候资源,助力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秦岭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让气候资源在生态优先、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通过开展秦岭气候资源普查,打造“秦岭中国天然氧吧”“秦岭国家气候标志”“秦岭农产品气候品质”等气候生态品牌,建立宜居、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等气候资源评估标准体系,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打造美丽中国秦岭样板。开展乡村单元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调查,推进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在参与秦岭生态保护“三线一单”、防范城乡天气气候风险、防风固沙、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估等方面,气象均大有作为。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5月7日三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